《黄河源图》出自陶宗仪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至二十六年间(1356—1366年)编撰的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二十二附图,元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女真人都实、阔阔出等人绘制。都实所绘的《黄河源图》已佚失,陶宗仪的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二十二所载的《黄河源图》是根据都实之图摹绘,其绘制范围、所绘地名及河源附近的地理要素与元代潘昂霄的《河源志》所记一一吻合,是现存最早的黄河河源图。 该图上南下北,左东右西,绘有山脉、河流、...
元代王喜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左右撰著的黄河图集《治河图略》中也有《河源之图》一幅,该图上南下北,将河源星宿海绘制于全图的右上角,用上百个小圆圈符号来表示河源“有泉百余泓”之说。全图内容与《南村辍耕录》中的《黄河源图》基本相同,不过没有《黄河源图》清晰,地名注记也略有不同之处,如此图中的贵德州注有“五日程到积石”,积石州注有“五日到安乡”,而《黄河源图》中则无此两条注记。据此可以推断,《河...
王喜撰绘的《治河图略》一卷,完成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左右,共有六幅地图,分别是《禹河之图》、《汉河之图》、《宋河之图》、《今河之图》、《治河之图》、《河源之图》,每幅纵14.5厘米,横20厘米,每图之后各附图说,六图及图说之后另有《治河方略》和《历代决河总论》,阐述其治河主张。从书中内容及形式来看,此书是一部向元代朝廷进呈的历代黄河变迁和治理图集。 《治河图略》中前五幅河图的方位均为上北下南,...
王喜撰绘的《治河图略》一卷,完成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左右,共有六幅地图,分别是《禹河之图》、《汉河之图》、《宋河之图》、《今河之图》、《治河之图》、《河源之图》,每幅纵14.5厘米,横20厘米,每图之后各附图说,六图及图说之后另有《治河方略》和《历代决河总论》,阐述其治河主张。从书中内容及形式来看,此书是一部向元代朝廷进呈的历代黄河变迁和治理图集。 《治河图略》中前五幅河图的方位均为上北下南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