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象山港图》,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彩绘;纸本单幅,折装裱糊,纵56厘米,横79.5厘米;计里画方,每方五里,但陆地上并无画方。该图描绘了浙江省象山港及附近陆地的山川、港汊、城邑、海岸、岛礁、道路等内容。航道按深度分为两种,五拓(一拓为六尺)至十拓者用黑色虚线表示,十拓以上者用夹杂较大黑点的黑色虚线表示。图说详细记叙了象山港的位置、大小、水深、居民、战略地位等内容,特别指出,象山港“斜绕甬郡,南面岸阔...
《哲里木盟十旗放垦图》,硫酸纸彩绘,图框纵67.8厘米,横44.2厘米。有图例、方位针,上北下南;综合使用计里画方与比例尺,每方50里,比例尺为1:100万。地图所表现的地域包括了哲里木盟的杜尔伯特、扎赉特、前郭尔罗斯、后郭尔罗斯、科尔沁右翼前(图中作扎萨克图旗)、科尔沁右翼中(图中作图业图旗)、科尔沁右翼后(图中作业公旗)、科尔沁左翼中(图中作达尔罕王旗)、科尔沁左翼前(图中作宾图王旗)、科尔沁左翼后(图中...
《调查三江两沿草图》,宣统二年(1910)绘制,硫酸纸彩绘。单幅,纵27.9厘米,横30.5厘米。计里画方,每方二百里,上北下南。该图以黑龙江、松花江、嫩江及其支流为骨架,着重描绘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建置、城镇和聚落。图中未附图例,但用来标示地物的符号有统一标准。图上所标示的政区单位多为清代光绪末年和宣统年间所设置,其中饶河县与德惠县设置于宣统二年三月 ,同年七月,已于东布特哈地置讷河直隶厅 ,而此图中则尚未体现...
《直隶沿海各州县入海水道及沙碛远近陆路险易图说》,清光绪十一年(1885)彩绘,署名周馥;纸本,单幅,纵107.7厘米,横141.1厘米;绿色缎面,红色题签;上北下南,但未标方位;有画方,但里数不详。该图描绘了清代直隶省境内的山川、港汊、城镇、村落、关隘、桥梁、哨卡、行宫、塘汛等地物,其重点在于表现直隶省河防情势,故对河流、沙碛、河口形势绘制甚详,在河流入海口处多墨书河口宽深、沙碛宽狭,能否通舟船等情况,如在...
《漳州府南靖县地舆图》,清代1745年以后绘制,对塘汛、亭驿和关隘和县界描绘很详细,又在很多地方用文字补充信息。
《新郑县舆河图》对县境内的河流绘制甚详,并标示出双洎河、潩水河、黄水河、潮河、泥河、煖东河、梅河、萧河等各级河流的具体位置与名称,河流用涂以蓝色的双曲线表示,并对宽度进行了区分。
清晚期,纸本彩绘,画方红格网,52×47.5厘米。
光绪十一年(1885),未著撰者,纸本彩绘,绫边卷轴装,63×108.5厘米。计里画方,每方格作半里。描绘光绪十一年法国兵船攻犯浙江镇海,与清军对仗的情况。
除了受到《大明混一图》和《杨子器跋舆地图》影响的地图之外,明代后期著名的“天下图”还有罗洪先的《广舆图》。《广舆图》中的“舆地总图”与至今留下的明初的地图十分相似,尤其是山东半岛的轮廓和以三个葫芦形来表现河源等特点都与《大明混一图》和《杨子器跋舆地图》一致,但并没有绘制非洲和地中海以及阿拉伯半岛。不过,《广舆图》的“西南海夷图”绘制了与《大明混一图》非常类似的非洲、非洲东岸的岛屿和地中海等,地名...
罗洪先的《广舆图》是现存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地图集,它包括了全国总图、分省政区图,还有部门图,如海运图、漕运图、边防图等专题,并首次使用了统一的地图图例符号,从它一经面世,就先后有八种版本出现,最早在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前后的初刻本,最晚在清代嘉庆九年的重刻本 。其中万历七年的钱岱刻本对嘉靖本的改动最大,影响后世中外各类地图的绘制也最大。而罗洪先的《广舆图》又主要是在元代朱思本《舆地图》的基础上,改用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