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今发现最早的城市图应该是马王堆出土的《城邑图》,可能绘制于公元前168年或之前不久,城垣用细墨线勾画。城垣有内外两重,内垣有城门三座。城内上半部分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方形或长方形,有建筑6座。下半部分的左侧,绘制一长方形框,主要建筑物集中在此。
繁阳县城图:墓主出任护乌桓校尉前曾由“行上郡属国都尉”迁“繁阳县令官寺”。繁阳县城图绘有城墙,突出绘制了应该是墓主任繁阳县令时的官衙建筑 。
“静江府城图”,约绘制于南宋咸淳八年(1272年),图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名称共一百一十二处,其中军事机构设施六十九处,很明显这幅地图重要表现的是城市中的军事机构。同时图中上方附有修城记,记载了修城的经过和所修城池的长、宽、高度,用工费料以及当时经略安抚使的姓名 ,由此来看显然这幅地图是这次修城的结果。而这次修城的目的“是为了防御元朝的南侵。当宝祐六年(1258年)李曾伯开始修城时,元兵已从云南打到邕...
北京城现存最早的城市图之一是绘制于嘉靖十年至四十年(1531年至1561年),刊行于万历年间的《北京城宫殿之图》 。图中用形象画法绘制了宫殿建筑、衙署、坛庙、城垣和主要街道,但很明显此图的比例严重失调,其中宫殿的比例过于夸张,这种夸张显然并不是测绘的问题,而是绘图者有意为之,而这正符合该图的名称——《北京城宫殿之图》。根据任金城的分析,图中所绘宫殿使用的是嘉靖四十一年更改宫殿名称之前的名称,因此该图应该...
“莱州府昌邑县城垣图”,绘制于清中叶,官署呈送本,纸本彩绘,未注比例,单幅43×49厘米。其绘制方法类似于方志中的城池图,只不过是彩绘的。由于是官方的绘本,因此绘制内容基本上于方志中的城池图类似,主要是重要的官署衙门、文庙、仓场、各种祭祀建筑等 。
“山西省城街道暨附近坛庙村庄图”,张德润绘,清光绪年间濬文书局刻印本,未注比例,裱装挂轴,56×59厘米。图中除了绘制自然景观、街道、钟鼓楼、牌坊、衙署之外,绘制内容最多的就是太原城内外的各种坛庙,这种对绘制内容的选择也正符合该图的标题 。李孝聪教授在著录中提及的“由于没有比例测算,所以该图只能表示太原城的大致轮廓与城市内外地物的相对位置,不能体现准确的位置与实际情况,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地图典型的表...
从方志图来看,一方面方志中城市图的绘图技术并没有发生变化,传统绘图方法绘制的城市图往往与用开方法绘制的疆域图并列存在 ,如在光绪《德平县志》中即有用开方法绘制的《开方舆地新图》,也有用平立面画法绘制的《城池图》;在光绪《日照县志》中即有用开方法绘制的《疆域图》,也有用平立面画法绘制的《城池图》等。另一方面从方志城市图绘制内容来看,由于方志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,因此方志中城市图的绘制内容也没有太大的...
从方志图来看,一方面方志中城市图的绘图技术并没有发生变化,传统绘图方法绘制的城市图往往与用开方法绘制的疆域图并列存在 ,如在光绪《德平县志》中即有用开方法绘制的《开方舆地新图》,也有用平立面画法绘制的《城池图》;在光绪《日照县志》中即有用开方法绘制的《疆域图》,也有用平立面画法绘制的《城池图》等。另一方面从方志城市图绘制内容来看,由于方志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,因此方志中城市图的绘制内容也没有太大的...
《吉林省城拟开商埠规划图》,彩绘,单幅,漆布纸基;有图例;纵36.8厘米,横46.2厘米。比例尺为1:20,000;上东下西,有方位标。地图使用近代的符号法描绘了吉林省城东关外的山川、街区、村落、军营、道路、寺庙、电线等地物。吉林老城仅绘出部分城墙和城门。地图在老城东北角标出了“铁路公司分局”,应为日本贷款吉长铁路公司之分局,则此图应绘于1909年以后。图上标绘出“常备军营基”,光绪三十年(1904)确定新军制,分常备...